2023年國立政治大學外國語文學院
「在地對『第二文化』的轉譯與教學之挑戰」學術研討會
徵求論文
宗旨:處理一門外語取決於對社會價值的掌握,文字可以負責,但也取決於對適當的句法和話語組織形式的選擇。
這些資訊是根據語言的潛力所構建的,但在不同程度上僵化的序列,或多或少儀式化的言語事實也告訴我們產生它們、傳達它們、譴責或壓制它們的社會文化先驗。
如文本和手勢模式,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在一種語言中可以說的東西,在另一種語言中可能會變得令人不安。某語種的修辭、成語、陳詞濫調、幽默,對我來說是顯而易見的,而對其他人來說卻不是。
學習一門語言,是對不可或缺的語言要素(發音、詞彙、語法、語用學…)的總和,是對自己文化之外的外國現實的感知構建,需要一個比語言學更大的觀察領域。
觀察和理解日常現實、習慣和態度,意味著語言課程被視為一扇開放的大門,其空間比語法和詞典中描述的語言要大得多。
所有由個人完成的行為都帶有屬於一個社群的痕跡。行為方式和自我表達方式構成了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有助於產生和接受母語和外語的意義。
因此,文化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所有級別的語言教學之本。教師要把語言和文化結合起來進行研究,而不是簡單地把它們並列起來。
對外國文化的學習不能被引導到語言之外,而是要準確地引導到傳達它的語言之中。文化內容不是自主的,沒有承載它們的語言,似乎很難傳達它們。
學習者對映在本國和外國語言中的文化知識的實現如下:
如果把他放在需要觀察、評估和類比目標文化社群成員的行為之下,非母語學習者在社會互動過程中不會完全複製真實的情況。
一個人可以學會行動和反應,談判和掌握各種情況的組合,但學習者「希望表達」的結果不見得等於他「能夠表達」。
另一方面,他可以獲得確實的解釋能力,也就是在語言交流中識別文化的能力。一旦學習者自主「上場」並沉浸在日常生活中,一旦他成為一個面臨交流和生存需要的語言使用者,文化翻譯的能力就會被要求幫助他對文化義務作出適當的回應。
外語學習中的翻譯是一種技能,它可以使目的語言者面對現實和來源社群的集體經驗同時變得可理解。
與此同時,文化翻譯的在地化可以重新認識臺灣這片土地,較過去更加容易關注周遭現象,仔細觀察臺灣在地各種人事時地物、思考。以往有許多像母語,即不需要特別思考就能夠做到的事,我們不會去在意的東西,使得觀察力更加細微,留心於比較今昔的不同。
再者,透過與翻譯對比找出臺灣的本土特色,許多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或日常生活習以為常的細節,透過與翻譯對比恍然發現其實臺灣的當然不等於外國的當然。不但突顯出臺灣的本土價值,也能夠在往後的教學現場上教導學生哪些是我們既有的文化、我們的價值觀為何,進而懂得培養包容異國文化。
因此,國立政治大學外國語文學院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認為應就「第二文化」這個議題做更深入的探討,決定舉辦學術研討會,針對以下七大主軸進行討論: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外國語文學院、國立政治大學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
地點: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2段64號國立政治大學校本部(暫定)
時間:2023年11月4日(星期六)
發表語言:中文及各國語文
發表時間:論文發表20分鐘,討論10分鐘。
投稿方法:有意投稿者請於2023年2月10日(星期五)前,將論文題目、摘要A4一頁之Word檔(摘要500-600字,含關鍵詞5字以內;以外國語文發表,請提供外國語文及英文摘要)及個人簡歷各乙份,以電郵方式寄至trancfcs@nccu.edu.tw,資料不齊或逾期者恕不受理。
論文接受通知:論文摘要經本研討會籌備委員會審查後,決定接受論文之篇數及發表者。審查結果於2023年2月24日(星期五)寄出。全文規格將與接受通知一同寄出。
論文修正回傳:經本研討會籌備委員會接受之論文發表者,敬請依審查意見於2023年3月10日(星期五)~17日(星期五)擲回修正後摘要。
論文全文截稿:2023年9月15日(星期五)前請將發表之論文全文原稿寄至trancfcs@nccu.edu.tw。
聯絡處:116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2段64號國立政治大學外國語文學院翻譯與跨文化研究中心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
聯絡電話:+886-2-2939-3091#62743
Fax:+886-2-2938-0459
E-Mail:trancfcs@nccu.edu.tw
聯絡人:林助理、何助理